文创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互联网络 > 文创研究 > 正文

文化产业园盲目扩张后遗症渐显露

更新时间:2014/4/1 14:10:56  浏览次数:3130  来源:周建中律师网
分享到:

  随着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及指导意见,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被打造。目前,伴随着国内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在全国的火爆发展,一些文化产业基地、园区文化创新、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助推器”,但火爆背后,弊端丛生。

  “这几年经过沉淀,文化产业园区整体来讲,有一部分是脱颖而出发展非常不错的,但是,前几年盲目扩张的问题已经显露出来了。”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昶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初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办法出台的时候,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盲目性,急于求成,存在很多问题,条件达不到的、文化内涵不足的也给予了命名,所以现在问题进入了一个爆发期。

  重复建设及区域恶性竞争

  已经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多位代表委员谈到了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问题。盲目扩张、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但现在不少地方盲目扩张,发展过热。

  “现在不少地方盲目扩张,须警惕热过头。”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南京市委主委、南京大学教授胡有清提出,各省市也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产业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整体规划、定位雷同,重复建设突出。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也指出,文化产业园实际比文化产业大,动漫基地比动漫作品要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存在为了吸引企业入驻,不惜从外地挖龙头企业,吸引来园区扎根。而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经营状况通常受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经营指标达不到园区规定,企业则表示大不了再走,如此,形成了区域之间人为导向的竞争,非常不利于文化产业园的发展。

  这种现象,李昶表示曾遇到。“在调研走访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发现,集中在动漫、游戏行业比较突出的现象时,一家企业在某个地区享受完优惠政策,再到另一个地区去。”李昶告诉记者,规划论证不充分,园区定位不准确,同质化倾向严重;效益不理想,产业化水平低;“空壳化”、“地产化”问题严重等。

  政府规范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府如何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园发展,发挥应有的调控作用,科学规划,避免文化企业自主经营造成的重复建设和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

  专家提醒,此时,各地政府以及运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掌握那些优秀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的运营经验,那些成功的机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运营的海量信息。

  胡有清建议,政府在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同时,也要发挥应有的调控作用,科学规划,避免文化企业自主经营造成的重复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支持政策,譬如采用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的风险资本投向初创型文化创意企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格局。

  李昶认为,从政府来讲,园区建设本身方式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符合潮流发展趋势。

  “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规范,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下一步作为政府或者园区的经营管理方来讲,是重点要加大力气做的。”

  李昶的建议是,产业园区建设要立足于本地的实际,创意设计的园区要与当地的企业相结合,实现综合性园区向专业化园区发展。

  “另外,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在信息、交易、人才等方面的平台作用,政府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关注成长型的企业,目前运营商建的园区对入驻企业提供的服务还不够。从服务水平、各种费用方面,对于很多初创型的企业来说负担还是很重的。有很多是专业人员创办的企业,他们对国家的政策、市场还不是很了解,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李昶表示,还有对这些科技型、创意型的企业,缺乏资金的时刻,政府能否给他们搭建投融资平台,这些问题都逐步需要解决、消化,只有这样,文化产业才能健康的发展。

永不停止对证据的挖掘;永不停止对法律的专研;永不停止对最佳法律方案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