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互联网络 > 文创研究 > 正文

产业解读:中国元素扎堆的“变四”

更新时间:2014/7/5 18:23:48  浏览次数:3811  来源:腾讯
分享到:

 

《变形金刚4》开映以来,持续火热,场场爆满。而引发大家关注的,是其中众多的“中国元素”:中国场景、演员、广告。好莱坞电影越来越重视中国元素,但这种重视既有主动“顺应潮流”,也有被动“识时务为俊杰”。中国元素生拉硬拽的植入,容易让人跳离电影本身。

 

  好莱坞电影越来越重视中国元素

  《变4》里“中国元素”爆发式体现,是近年来好莱坞电影此类趋势的登顶之作。《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又一次让国人真实体会到看电影一票难求的火热场面--连许久无人问津的影院前两排都坐满了不怕颈椎劳损的人。上映3天,票房过6亿,已经打破内地电影史首周票房最高纪录,也极有可能刷新内地票房总纪录。

  然而,让《变4》大获关注的,并不是它一骑绝尘的票房,而是其中让人目不暇接的“中国元素”.除了有李冰冰、吕良伟、韩庚、邹市明等中国演员加盟和中国取景外,片中还植入了大量中国品牌广告,包括蛋白粉、牛奶、汽车、电视、珠宝、矿泉水、功能饮料,甚至鸭脖。

  难以想象,在一部好莱坞超级大片里,“竟然能找到三分之一的中国元素”,甚至该片导演被迫跑到中国赞助商面前去低头解释为什么贵公司的植入不足20秒……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变4》大吹“中国风”,并不是单独剪出一个版本只在内地给国人娱乐,而是全球只此一版,这和以前好莱坞略显鸡贼的虽有中国元素但实为“特供版”有本质不同。

  回看一下过去四年,我们可以发现,含有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取景于中国、有中国演员参演、有中国广告商植入广告)的好莱坞电影多达10几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钢铁侠3》(取景于北京永定门城楼,演员包括范冰冰、王学圻)、《007:大破天幕杀机》(取景上海与澳门)、《环形使者》(取景上海,演员有许晴)、《云图》(演员周迅)、《变形金刚3》(出现4家中国企业广告植入)、《生化危机5》(演员李冰冰)、《登陆之日》(演员范冰冰)、《功夫熊猫2》(熊猫只有中国有)等等。

  这种重视,既有主动“顺应潮流”,也有被动“识时务为俊杰”

  中国电影市场在2012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融入中国元素是好莱坞主动求变。在2002年,中美的电影市场差距还非常悬殊:中国年度票房近9亿元,不足美国的1/50,完全不足为道;到了2012年,中国年度票房超过170亿元,约为美国的1/4,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4年上半年,中国票房已超过134亿元,若按照现在的速度增长,2016年中国就可能达到目前美国的规模(100亿美元),而美国的电影市场规模已经停滞多年未发展。

  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规模的急剧增长,既有国产电影的发力(票房过3亿的国产电影比比皆是),也有国外电影(基本是好莱坞大片)的因素。2012年,《3D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影片在中国市场创造了10亿多人民币的票房,超过了北美(美国和加拿大);2013年的《重返地球》,在全球取得的2.42亿美元的票房中,海外收入高达1.82亿,而中国市场3300万美元的成绩,则是所有海外市场中最高的,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俄罗斯及墨西哥的票房都还不及中国的一半。

  道理很简单,如果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好莱坞而言无足轻重,那么则可以完全无需顾虑中国观众的感受;如果中国电影市场对好莱坞有影响但并不致命,那么可以稍稍考虑中国观众的感受但还不足以影响决策;而像现在这样,中国电影市场往往占据北美之外的最大票房来源,则投入多大的重视都不为过。

  所谓“考虑中国观众的感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尽量不让中国观众有负面情绪。比如1984年,米高梅MGM公司拍摄的战争片《赤色黎明》,假想前苏联军队入侵美国。时隔15年后的2009年,米高梅又重拍《赤色黎明》,前“苏联红军”更替为“人民解放军”,引发了一片争议与关注。在华人群体抗议下,制作方将入侵美国的国家替换成别国;再如2012年《黑衣人3》在全球公映时,该片的中国版本,反面角色中国人和主人公在纽约唐人街枪战的情节被主动删除而非被阉割。

  其二是,尽量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不会觉得这部电影和我完全没关系。为达到这种目的,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尽可能的加入中国元素。比如《敢死队1》在中国上映时虽然也大受欢迎,但比起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中国的3178万美元的票房只占12%,然而当中国某影业注资《敢死队2》,并邀请了中国明星李连杰和余男加盟后,《敢死队2》的中国票房一跃升至5309万美元,占全球总票房的24%.

  好莱坞影片受中国进口配额限制,而有中国投资参与的则不受限

  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再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或者是IMAX电影,美方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13%提高到25%.即使如此,也是每个月3部不到的配额。对此,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认为,“如果美国电影无节制地进入中国,中国电影产业会出现严重后果”.

  如果是一部“纯正”的好莱坞大片,那么在中国上映就要占掉一个配额,而且经常会遇到类似“国产电影保护月”这种东西,而有中国资本参与投资甚至联合摄制的电影,则可以不受配额的限制。美国知名娱乐杂志《综艺》指出,不仅中国资本正积极接洽好莱坞,好莱坞也急需中国资本为自己“开路”.截至目前,《环形使者》、《钢铁侠3》、《超验骇客》、《云图》、《敢死队2》都有中国资本参与的背景,中方除了参与投资,给予资源支持外,还要负责其在国内的发行。

  可以发现,上述有中国资本参与投资的好莱坞大片,无一例外的具有“中国元素”.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有了投资即对内容有了一定话语权,而中国资方显然有希望影片更多的融入“中国元素”的迫切需求。

  只是,这些大片中的中国元素,并没有让多数人产生好感

  中国元素从缺失到丰富,但“刻板印象”并没有发生变化

  在20世纪20年代,着名推理小说作家罗纳德·诺克斯提出了被电影界奉若圭臬的“诺克斯十诫”.而这“诺克斯十诫”,其中一条却相当值得玩味:不准有中国人出现在故事里(No Chinaman must figure in the story)。

  在其余九条严肃而具体的告诫衬托下,这一条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规劝显得格外惹眼。而事实上,它正是那时世界主流电影界对中国(人)的意见:蜡黄的皮肤、狡诈的计谋,留着晚清的长辫、说着天书般的语言,时常成为神秘主义与异教的载体。

  即使之后,这种歧视出现松动,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也无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异域性”,如旗袍、闺房、面纱、艺妓等;其二是“敌对”,如暴君、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等。直到李小龙在美国走红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才出现了新的形式,但这个新形式也逐渐变成了刻板印象的一种--功夫演员。成龙,李连杰,杨紫琼,概莫能外。

  而在周润发、成龙、李连杰、杨紫琼之后,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更彻底地成为了消费东方女性,特别是女性身体的过程。从巩俐、张曼玉、章子怡到许晴、范冰冰、李冰冰、周迅,又重回之前对中国旗袍、纸扇、婀娜窈窕的东方女性想象之中。

  这种所谓的“中国元素”,是好莱坞人以为的中国元素,并不一定是中国观众喜欢、关注的。而在电影《X战警:逆转未来》里,范冰冰台词共有三句,分是“嘿”、“嚯”、“没时间了”,融入不了这部电影,是很难让人认为这些所谓“中国元素”有何价值的。

  中国元素(如中国企业主的广告)生拉硬拽的植入,容易让人跳离电影本身

  所谓好莱坞电影里中国元素植入的太僵硬,主要是指两方面,场景切换的不自然和中国企业广告生硬地插入。在《变4》中,电影放了一半,男配突然说,要把人类金刚研究公司放到中国去,于是镜头一晃到了北京,鸟巢和盘古大观酒店亮相了。

  而中国元素中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电影中的广告植入。实际上,电影广告植入是好莱坞电影产业中的重头戏,在今天成熟的美国电影产业链中,只有1/3的收入来源于票房,2/3的收入则来自广告增值,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植入式广告。长期的运作让美国企业和电影制片方形成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就是广告植入要融入剧情。这不仅是制片方的追求,广告商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在《变4》的此次广告植入中,雪佛兰就值得中国品牌学习。在《变4》中准女婿驾驶的那辆小车就是雪佛兰的某某车型,在疯狂的飞车大战过程中,车标不断涌现,观众也会好奇这部小车到底是谁?

  这次《变4》的恶评,有很多不满就来自其中中国广告的僵硬植入。实际上,植入广告的风险并不小。即便在成熟的好莱坞电影产业模式之下,电影植入广告也并非都是成功的案例。迈克尔·贝(《变4》导演)2005年的作品《逃出克隆岛》放映后恶评如潮、票房惨败,主要原因就在于泛滥的广告植入,他让被养作器官移植的克隆人都用上了时尚品牌;而当年的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因为生硬地植入奔驰汽车广告,一直以来被业界当作反面案例。

  但电影广告的植入和电影本身一样,是个技术活,这个技术活能否在美国大片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和中国企业主自身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国内某品牌牛奶曾先后提出过“让大黄蜂喝牛奶”及“让牛奶成为金刚们能量来源”的要求,均被导演拒绝,因为“这违反电影本身金刚世界里的逻辑”.但最后的呈现方式,还是非常突兀地“让我喝完这杯XX奶再和你说话”.

  以前在好莱坞电影中,“日本元素”很多,后来中国不仅电影市场超过日本, 经济体量也跃居第二,美国电影市场就自然把“中国元素”加入电影,只是目前尚处在“加入”阶段,而非“融入”。

永不停止对证据的挖掘;永不停止对法律的专研;永不停止对最佳法律方案的探究。

关键字:杭州知识产权律师
分享到:
肉牛于2015/3/30 16:18:43发表如下评论:
不错的文章,内容淋漓尽致. 肉牛 http://www.xmten.com/